漁村的蜕變

最後更新日期: 2020 年 1 月 5 日

漁村的蜕變

剛參加了公司在新加坡舉行的亞太區財務部門會議,所有業務部門的財務總監都出席,連美國總部的首席財務官及他的幾位副總裁都老遠的從美國趕來參加,好不熱鬧。這次的會議與以往有點不同,除了公司的高層對與會者下達總部2017年的方向及理念和討論亞太區內各個國家的情況外,也請了一些外來的演講者,如一位世界知名的醫生為我們講解高端科技如何影響未來的醫學發展及結合到醫療服務(有興趣的讀者可瀏覽Medicalfuturist.com)。

此外,也請了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 – 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的代表作演講。這位代表看上去非常年青,應該是一位只有30來歲的女仕,態度從容不迫,用她流利的英語娓娓道出新加坡的歷史及發展局的策略、資源的分配、未來的展望等等,也因應我們公司的業務性質,特別加強解釋新加坡政府對醫療服務的願景及相關政策的配合。首席財務官及與會者都對新加坡這個人均生產總值GDP收入由1965年的1,600坡元增長到2015年的72,000坡元的經濟成就肅然起敬。

席中有人問了一個問題:“新加坡有這樣的成就,世界有目共睹,請問您們認為主要的因素是什麼?”她稍稍思量,帶著微笑說:“我們內部覺得可能是我們的sense of Paranoia (偏執)吧?”。整個會場傳來一陣笑聲及掌聲。這段對話正好回應了她最後一張幻燈片的關於已故新加坡總理及內閣資政李光耀先生的引言:“[To survive], Singapore had to create a new kind of economy, try new methods and schemes never tried before, because there was no other country like Singapore.”( [為了生存],新加坡必須創造一種新的經濟,嘗試新的方法和從來沒有嘗試過的計劃,因為沒有其他國家像新加坡。)

筆者覺得這位代表的“sense of Paranoia”的回答實在很妙也很感動。回望場中的與會者原來只有筆者來自香港。香港的發展與經濟成就與新加坡在過去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也同樣令世界刮目相看。香港的成就不正正就是先輩們有著要“生存”的迫切和危機感並義無反顧的要獲取成功而創造的?香港人一直引以為傲的,也是世界知名的就是我們對困難時有著不屈不撓的精神並能靈活變通把危機變成機會。相反地,如果生活變得安逸後,社會或國家彌漫著一種自滿、滿足的情緒,不求進取,大家也能想像到這個地方以後的發展會變得如何。

以上的道理同樣地能反影在人生的旅途上。H.H. 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中常常提及“無常”,相信讀者都能明白“無常”大概的意思。筆者慚愧的認為,這兒包含了一個很積極的意義,正因為世事“無常”,我們更應該居安思危,即使在生活安逸時也不能自滿、懈怠,在修行的大事上“明日復明日”。筆者在學佛前也有這種心態和習慣,往往在有問題或困難時才會思維人生大事,或祈禱、求神問卜,對解決問題沒有多大幫助,情緒也不怎麼能管理好。在反覆恭聞H.H.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後,也慶幸有香港福慧慈善基金的同修的鼓勵和作榜樣,常常像有一種聲音在提醒自己,即使生活如意,也不能懈怠於修行 – 改惡修善,自利利他。人生路上不知何時有危機,保持警覺性努力進步方為上策。

『聲明: 以上內容為筆者個人理解和分享,僅供參考。一切正確法義最終以H.H.第三世多杰羌佛親說法音為準。謝謝!』

筆者: 五月花

版權聲明:
在此網站刊登的文章,都是「福慧行」原創文章(特別註明除外),版權為「福慧慈善基金」所有,於「福慧行」的官網、微博、「福慧行智」微信訂閱號或其他「福慧慈善基金」授權之平台發佈。歡迎大家轉載或引用,與更多人分享及結緣;但同時請大家尊重版權,無論是全文轉載、部份節錄、引用,請務必註明版權所屬及文章來源(如下段所示),避免盜用等侵犯版權的行為。

轉載或引用者,請註明文章來源、版權及鏈接如下:
以上文章是轉載/引用自「福慧行」官網原創文庫,版權為「福慧慈善基金」所有。原文鏈接如下:
官網:https://www.hkfhh.com
微博: http://weibo.com/u/5857274799
微信: 福慧行智 (WeChat ID: Cultivation888)

#第三世多杰羌佛 #福慧行 #佛教 #無常 #新加坡

4 comments on “漁村的蜕變”

  1. 無言感激 Reply

    感恩分享,阿彌陀佛!💯💯💯👍👍👍☺☺☺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